發(fā)布時間:2012-10-31 15:36:53 瀏覽次數(shù):8738
赫子儀 攝
眾廣繡師圍著巨作同時開工
羊城晚報記者 何奔 實習生 黃靜敏攝
羊城晚報記者 赫子儀
廣州繡品工藝廠有限公司制作的巨幅繡品《夏日海風》近日掛進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廳。除此之外,一批廣東風格的畫與工藝品被掛進了人民大會堂廣東廳。
粵繡的里程碑之作
“所有看到這幅作品的人都感到很震撼?!睆V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姚恒尹說。
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廳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集體行使法定職權的重要場所,2010年9月開工建設,近期建成投入使用?!皶h廳準備用中國四大名繡的代表性作品,來表現(xiàn)我國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春夏秋冬四個時節(jié)壯麗景色。”姚恒尹介紹,《夏日海風》是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委托廣東省組織制作的其中一幅繡品。
接到這項任務,姚恒尹心里多少有點忐忑。這幅作品長7.5米,寬3.5米,共26.25個平方米,要在三個月完成,是個考驗。經(jīng)過多方考察,最終選定廣州繡品工藝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繡廠)來完成。
“繡品面積大、題材新、內容動感強是這幅作品特點,也是近代粵繡的幾個‘第一’。”廣繡廠的中國刺繡藝術大師許熾光說,傳統(tǒng)粵繡都是以國畫、工筆畫為主要題材,表現(xiàn)的事物都是動物、花卉等靜態(tài)的事物,這幅畫是油畫題材,內容又是海浪這種動感的景色,除了給粵繡師傅以考驗外,更是對刺繡手法的創(chuàng)新嘗試。
許大師介紹,因為圖案的尺寸太大,只能出動廣繡廠全部人馬實行三班倒作業(yè),平均每班同時有15人投入刺繡工作,最高峰的時候超過30個人一起繡。
《夏日海風》最大的亮點是浪花。怎樣把浪花表現(xiàn)得有動感?這是最大的難題。
廣繡廠的工藝美術師伍潔儀是這幅作品工藝方面的統(tǒng)籌,她說,首先要對油畫的創(chuàng)作原理和構思進行剖析,明白海浪的走向,再對以往刺繡的手法,比如動物的絨毛針法、撕疏針法進行改良,最終,整幅繡畫將海風勁吹、海水澎湃、浪花的景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伍潔儀坦言到,第一次拼接時,上半部分剛好在海浪及山的位置,刺繡的紋路走向與接縫垂直,痕跡很明顯地暴露出來,后來對接縫反復熨燙,在海浪和山的位置用幼線鋪底,在這個過程中多用顏色變化,使視線的方向產(chǎn)生光的折射,接縫就看不見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給廣東省政府辦公廳的感謝信中這樣評價———《夏日海風》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令人贊嘆不已的藝術效果,是粵繡巨幅作品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傳世之作。
廣東廳有廣東特色
除了籌備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廳中擺放的藝術品之外,廣東省政府也開始著手人民大會堂廣東廳的裝修。
“每個省的會議廳可由各省自行布置,人民大會堂具有窗口意義,裝修不求奢華,但是要考究,能夠表現(xiàn)本省的文化元素?!币阋榻B說,廣東廳最終敲定以木棉方案為主,因此專門定制了木棉造型的燈飾和帶木棉圖案的地毯,墻面還掛著一副廣繡廠的廣繡作品《紅棉白孔雀》。此外,廣東廳內一共掛了三幅畫,關山月一幅山水畫作為廣東廳內的“傳家寶”依舊保留。另邀請廣東省畫家吳啟中和馮少協(xié)創(chuàng)作了國畫《珠水榕蔭圖》和油畫《嶺南明珠》。
廣東廳還有一些小擺件,例如沙灣陶瓷和端硯。姚恒尹說,他和專家去佛山的沙灣陶瓷廠找一個水仙的擺件,看到了一個師傅做的水仙挺好,專家希望師傅能在此基礎上改進一下,那個師傅吭吭嗤嗤一個勁地指著桌子,正在大家都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師傅跑過去拿著新做的一個水仙擺件過來,大家才明白,原來這個陶瓷師傅是個聾啞人,只是廠里一個普通的師傅,后來他新做的這個水仙陶瓷品就進了人民大會堂。
“不一定要大師的作品才能進大會堂”,姚恒尹設想是把人民大會堂廣東廳變成一個小的展覽館,每年都更換一些藝術品放入廣東廳,“希望能讓更多普通的工藝師傅傳承廣東的文化,也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廣東的文化”。
小資料
廣繡包括廣州及其古屬地南海、番禺、順德等地區(qū)的民間刺繡,和潮州為代表的潮繡合稱為粵繡。粵繡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